世上有了人類,便有了建筑。穿越歷史而來的建筑,有些仍然存世,有些已淪為廢墟。依然挺立的建筑滲透出滄桑感,毀掉的建筑更從記載或廢墟中傳唱出陣陣悲歌。走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旅途中總能碰上一些讓你心靈震撼的建筑,中國建筑之旅,讓我們一起旅行去體驗建筑給旅行帶來的魅力。
福建土樓群是一個保存完好的漢族民居建筑群,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jié)晶的標志性建筑物,是漢民族獨有的建筑藝術(shù)瑰寶。 永定客家土樓,倚山偎翠,方圓錯落,似古堡巍峨蒼樸,如現(xiàn)代體育館氣勢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絢麗多彩,賽從天而降的“飛碟”壯觀神奇。以生土夯筑,卻巧奪天工。安全堅固,防風(fēng)抗震,冬暖夏涼,陰陽調(diào)和,處處洋溢著客家人的聰明才智。眾土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xiàn)一派美妙無比的田園風(fēng)光。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 是中國漢族的一種傳統(tǒng)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后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難怪古人有詩云:"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四合院的構(gòu)成有它的獨特之處。它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guān)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nèi),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還可植樹栽花、飼鳥養(yǎng)魚、疊石迭景,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筑,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極講究風(fēng)水,風(fēng)水學(xué)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筑環(huán)境學(xué),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內(nèi)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陜甘寧地區(qū),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chuàng)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筑的窯洞建筑。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yīng)用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原邊緣處,常依 山向上呈現(xiàn)數(shù)級臺階式分布,下層窯頂為上層前庭,視野開闊。窯洞分很多種。莊窯,也叫崖莊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平,然后修莊挖窯。土坑窯,箍窯都是窯洞的建筑形式。窯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窯洞密密層層,鱗次櫛比,有人曾喻為:如掛在云霧中的洞天神府,似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顆顆明珠。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于牧業(yè)生產(chǎn)和游牧生活。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fēng)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蒙古族傳統(tǒng)民居。流行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等地牧區(qū),蒙古包內(nèi)寬敞舒適,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后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并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fēng)、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動,適于輪牧走場居住。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是家的意思。蒙古包經(jīng)得住草原上的大雨,冬暖夏涼。最適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它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
中國建筑之旅,讓我們跟著建筑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