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古典與現(xiàn)代并存的城市,江漢路的建筑,長江大橋夜景,來過這里的人都曾被如此美景所深深。周末游武漢,不可錯過的時光,花時間去尋覓戶部巷的美食,在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來賞櫻。長江和漢水蜿蜒著在這里匯合,劃清了三鎮(zhèn)的地理界限。東湖帶領著一眾大小湖泊像玉石般裝點著楚都之貌。在這里,沒有人計較這座兩江穿過的百湖之城到底該叫作"江城"還是"湖城",因為在江濤洶涌和湖浪搖曳間,藏匿其中的江湖之氣已渾然天成。
來到武漢的首站自是有著"最美校園"之稱的武漢大學和"暫讓西湖之美"的東湖。東湖靠近武漢大學,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覽中心,楚風濃郁,楚韻精妙,行吟閣名播遐邇,風景如畫堪比西湖。文藝的一日,大可倘佯在湖光山色間。如果錯過抬頭仰望"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就徑直步入正門里的緩坡,你不會有身在一所高等學府的肅穆之感。正門進入,徑直走向臥著一塊刻著"櫻園"大石的古老女生宿舍——老齋舍,選擇中間拱門一條約五層樓高的石階拾級而上到達"櫻頂",俯瞰校園全景和老圖書館的飛檐之美。還可以尋找藏匿于珞珈山間的"半山廬"和"十八棟"。前者位于研究生院旁,抗戰(zhàn)時期蔣介石夫婦曾居住于此。后者散落于附近沿環(huán)山小路,多為紅瓦青磚的標準英式田園別墅,常春藤爬滿石墻,周恩來曾在此與半山廬的蔣介石做了半年鄰居。
周末游武漢,不可錯過的時光。來到武漢,黃鶴樓不可錯過,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氣勢宏大,建筑風格獨特,莊嚴雄偉。登高望遠能將武漢三鎮(zhèn)和長江大橋盡收眼底,讓人有一種"江山入畫"的感覺,還可以享受陣陣江風。雖說它屢建屢毀但現(xiàn)在整個建筑還是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nèi)部,層層風格不相同。 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云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lián):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二樓大廳正面墻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
熱干面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一衣帶水,傳承了老武漢的味蕾和生活方式。捧一碗芝麻飄香的熱干面,配一口清淡爽口的米酒,老武昌城內(nèi)時光靜止,街巷原始而真實。歸元五百尊者列陣堂中,金身熠熠。城市化的腳步淡化了武漢的地理區(qū)分。老城的早點食肆比比皆是,攤檔十步一家。曇華林的窄巷間尋味,一家類似深夜食堂場景的小店由當?shù)氐拿襟w人王芳和葉茂林夫婦經(jīng)營。對他們來說,熱若是意猶未盡,在璞瑜酒店中還可以找到改良過的"漢味"下午茶
走進曇華林,走進武漢舊時光。曇華林,位于老武昌的東北角,是武漢一條老街?,F(xiàn)曇華林街全長1221.23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后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 曇華林有50多處百年以上的近代歷史建筑。老教堂、老醫(yī)院、老學校、老民居、老城墻……1861年漢口開埠后,曇華林一代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因此曇華林建筑中西風格多元。武昌老城墻沿螃蟹岬山脊而建,營造了自然宜人的氛圍。曇華林依城墻而展,螃蟹岬炮臺遺跡、城墻遺跡和正衛(wèi)衙門遺址,構成了獨特的古城文化。
古德寺是武漢漢口一座異域風情濃郁的寺廟,在中國塔文化中獨樹一幟。 全寺的核心建筑是圓通寶殿,運用了古羅馬建筑的結(jié)構,內(nèi)外墻之間的回形步廊和許多方柱,又依稀可見希臘神廟的風韻,立面墻上的圓窗和長窗,卻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樣式。 其九座佛塔的塔剎,既像風向標又像十字架,古德寺混合了歐亞宗教建筑的特色,而其建筑風格就更為混搭。內(nèi)外花卉、獅、象、金翅大鵬鳥等飾物無一不具異域風格。
周末游武漢,不可錯過的時光,在漢口舊租界,偶遇以古法制作當?shù)匦〕缘臄傌?。去租界區(qū)的由老建筑改造年代風格濃郁的餐廳或咖啡店喝一杯咖啡小坐一會感受這座古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