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該如何文明拍照?這些年,因為拍照而引起的不文明舉止屢見不鮮,有爬到樹上拍照的、有翻閱護欄與文物合影的,還有的因爭相拍照而起沖突。本是件輕松美好的事情,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舉止,卻大煞風景。一起去學習旅行中該如何文明拍照。
別認為迪士尼樂園出臺的新規定過于苛刻,當我們在世界各地的知名景點和博物館、藝術館中掏出自拍桿時,旁人投來的眼光或許并不是你很酷,而是感慨"噢,又一群不懂禮貌的家伙"。
上個月,我在米蘭度假,能俯瞰米蘭全景的米蘭大教堂屋頂是不少游客必去的景點,贊嘆美景的同時,我和同伴拿出了專為此行準備的自拍桿。還沒等我們找好角度,一位西裝革履的工作人員便快步走向我們,禮貌地表示:"此處禁止使用自拍桿",我和同伴當下感到十分尷尬。后來,在意大利國家旅游局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米蘭大教堂屋頂空間局促,游客密集,又在高空,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跌倒、墜樓事件,動輒長達一米的自拍桿對許多參觀者而言都是干擾。國內博物館雖暫無明確規定,但首都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已明確表示,不允許參觀者帶自拍桿入館,以免碰觸到其他參觀者或威脅文物安全。
徒步旅行或參加馬拉松比賽是戶外運動愛好者黃巧雯最喜愛的旅行方式。如今,跑步正成為"全民運動",黃巧雯在旅行中也見到越來越多的跑者帶著自拍桿出現在馬拉松現場。"的確,跑步和徒步是一個人的運動,大部分時間,你找不到別人幫你記錄參賽瞬間,但專業的徒步運動員或跑者并不會帶著自拍桿參賽。"自拍桿不僅是跑道和徒步路徑上的安全隱患,也顯示出參與者對賽事的不尊重。
在宗教圣地學會低調周游過66個國家的旅行達人張曉晨也與我們分享了在伊斯蘭教國家的拍照禮儀。雖說伊斯蘭教教規清嚴,但每個國家的界限并不相同。比如伊朗女孩雖然全身都被圍巾裹得嚴嚴實實,但她們愿意被拍照,會擺出漂亮的pose,也會要求與你合影。土耳其人則特別愿意走進陌生人的鏡頭,有時只是路過,路邊幾個踢球的小孩就會停下來走到你跟前,要求你用相機拍下他和朋友們,之后看看照片就心滿意足地離去。"在清真寺和教堂等宗教場所,舉起鏡頭前一定要看清楚有沒有'不允許拍照'的標志,偷拍是非常失禮的。為了避免誤會,最好不要攜帶長焦鏡頭,尤其不建議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陌生人,這在部分伊斯蘭教國家是很容易引起誤會的敏感舉動。"
林曉丹在泰國清邁經營愛游酒店已有兩年時間,她偶爾會以向導身份帶著住店客人深入當地體驗私享行程。在她看來,盡管每年來到清邁的游客數量都在激增,但人們對當地風俗和文化的了解并沒有加深。"清邁有許多非常美麗的寺廟,越來越多的游客希望在寺廟拍攝婚紗照,但這并不合適。泰國民眾對宗教都十分虔誠,穿著背心、短褲和短裙的人都不允許進入寺廟,更不用說在寺廟里有過于親密的舉動了",林曉丹解釋說。作為向導,她會主動告訴住店客人當地的風俗和禁忌,并根據他們的出行目的推薦合適的拍照地點,基本上游客們知曉后都能做到尊重當地風俗。
Tips:
在旅途中不少人也喜歡拍攝原住民,旅行攝影師Wei分享了他在非洲拍攝馬賽人的故事。能歌善舞的馬賽人十分熱情,只要有游客從遠方來,他們都會出動全村的人載歌載舞以示歡迎。免費的歡迎舞會結束后,村民們會拿出他們自制的手工藝品擺攤售賣。這些手工藝品做工精致,且風格獨特。在Wei看來,馬賽人的淳樸熱情源自內心,除了舉起你的鏡頭,最好的致敬和感謝其實是買上幾件他們親手做的工藝品。
動物也需要我們的尊重
去非洲看一次動物遷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旅行愿望,動物攝影也愈來愈熱。攝影師Wei最近剛去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動物遷徙。拍攝當天,敞篷越野車疾馳在草原上,大家期待的獅群卻遲遲沒有現身。一名攝影團的朋友有些著急,要求司機加大引擎,希望發動機的轟鳴聲能吸引獅王出現。這個建議遭到了大部分團友的反對。"對于這片草原的動物來說,我們這些游客才是不速之客,尊重主人是我們首先要做好的事",Wei說道。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保護動物的層面來講,Wei推薦有條件的游客盡量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動物。而近幾年流行的無人機拍攝手法也并不適用于動物拍攝,雖然沒有了人類的靠近,但無人機發出的噪聲依舊會驚嚇到動物。知名野生動物攝影師葛玉修在青海湖周邊拍攝野生動物已經二十余年,致力于用視覺資料號召更多人關注青海湖脆弱的生態環境,但這幾年他看到一些攝影愛好者拿著無人機航拍動物,一些動物受到驚嚇后甚至不敢再出現于原先棲息的草場或濕地,"這些動物需要的不是漂亮的照片,而是一片安靜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