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地方,陶淵明寫下的桃花源記曾引無數(shù)人踏上尋找桃花源之旅。千百年過后,神州大地竟冒出了二三十個"桃花源",且個個都稱自己是正宗。其中,最早問世的是湖南常德桃花源,而如今叫得最響的則是重慶酉陽桃花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此二者誰更符合陶淵明對桃花源的描述呢?我們且來比較一下。
比一比二者與武陵郡的距離《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即晉時武陵郡的人。據(jù)《晉書·地理志》,今常德及酉陽,晉時均屬武陵郡地域,兩地的漁人均可稱"武陵人"。能夠合乎這個地名(指武陵)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在湖南的常德,常德古稱武陵郡。還有一個在重慶的酉陽,因為武陵山脈貫穿酉陽全境。但是,酉陽與常德雖然同屬武陵,但卻存在著與武陵郡治所的距離問題。晉時武陵郡的治所在臨沅縣,這個臨沅縣沿革下來即后來的武陵縣今天的常德市西部,距離今常德桃花源只有65華里,而距離今酉陽桃花源則有788華里——若按水路計算則遠(yuǎn)不止此。由于酉陽距離治所太遠(yuǎn),以致在后來的沿革中從武陵郡析出。再說當(dāng)年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之后,隨即向太守報告,這只有在距離郡所很近的地方才是順理成章的事。若是從酉陽跑來向太守報告則是很不實際的事。一者路程太遠(yuǎn),沿途有險灘急流;二者回程全是逆流,需有纖夫才行;三者漁人完全可以向近在500米處的酉陽縣縣令報告,而不會繞過縣令舍近求遠(yuǎn)地跑到武陵郡來。
比一比二者的景區(qū)面積據(jù)唐代狄中一于會昌元年(841年)所撰《桃源觀山界記》稱:"東西闊七里,南北長九里,東至廝羅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這還僅僅只是桃花源景區(qū)之一的桃源觀山界的面積。據(jù)唐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載:"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縣。"而據(jù)《桃花源風(fēng)景名勝區(qū)管理局網(wǎng)·桃花源簡介》介紹:現(xiàn)景區(qū)面積達(dá)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只有這樣廣闊的面積才能與《桃花源記》中的"豁然開朗""土地平曠"相稱,才能形成一個"阡陌交通"的村落。而酉陽的所謂桃花源,實際上是一個長長的溶洞在起始之后隨即出現(xiàn)的一個因大崩塌而形成的"漏斗形天坑",面積也就十來畝大小,既展現(xiàn)不出"豁然開朗"的視野和"土地平曠"的景象,也形成不了一個"阡陌交通"的村落。
比一比二者的洞口特點"初極窄,才通人"是陶公筆下桃花源洞口的重要特點。常德桃花源的洞口雖然符合這一特點,但卻被酉陽方面的人士詬病為人造的洞口,而酉陽桃花源則是天然的洞口,因此他們宣稱酉陽桃花源才是正宗的。其實,常德桃花源的原洞口并不在現(xiàn)在的洞址,而是在芳草灘與爛船洲(一說纜船洲)之間的岸上。那是一個有門的洞口,洞門與洞體均為巖石質(zhì)地。對此,五代高道呂巖的《桃川仙隱》曾有描述:"巖門石洞今還在,流水落花經(jīng)幾年?"該洞門高約1.4米,寬約0.7米,向里凹進(jìn)約0.2米,符合"初極窄,才通人"的特點。只是那門是緊閉著的,打不開的。對此,古人也有描述。如,宋代古汴高士的《桃源》有云:"多怪漁郎露消息,洞門從此鎖煙霞。 "又,謝疊山的《秦人洞》云:"洞門深鎖無人到,山自青青水自流。"還有明代李輅的《桃源仙隱》亦曰:"欲共漁郎尋舊隱,洞門末許俗人通。"不過,歷史滄桑,時代變遷,一條公路將桃花源劈為了南北兩邊。從此桃花源向世人敞開了胸懷,原來的洞口也就漸漸被人遺忘,以致后來要再造一個洞口以應(yīng)景。
酉陽桃花源的洞口雖是天然的,但卻有30米高,20米寬,那是一個偌大的、開放的、敞亮的洞口,不僅不符合陶公的描述,而且根本就起不到與世隔絕的作用。若以洞口特點而論,酉陽的那個天然洞口與桃花源記里描述的洞口相差勝遠(yuǎn)。
比一比二者在歷史上的影響常德桃花源由來已久,聲名遠(yuǎn)播。既有宋代徽宗皇帝御書的"桃川萬壽宮"匾額,也有清代乾隆皇帝題寫桃花源的御制堂詩,更有當(dāng)代江總書記的題詞,還有張旭、孟浩然、包融、王昌齡、李白、王維、韓愈、劉禹錫、李群玉、梅堯臣、王安石、蘇軾、文澍、古汴高士、謝疊山、善住、袁宏道、王守仁、陳洪謨、王象添、范鶴年等唐、宋、元、明、清時期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賦對聯(lián)。緣此,常德桃花源名滿天下,并被列為了道家的"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權(quán)威工具書《辭?!芬嗾J(rèn)同"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相傳因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桃花源詩》而得名。"《辭源》在"桃源"一詞的條目下也介紹道:"桃源,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隋唐屬武陵郡地。宋乾德(宋太祖趙匡胤年號963年—968年)中析置桃源縣,以其地桃花源而名。"而酉陽的所謂桃花源,其所在地在1999年前,山是金銀山,洞是大酉洞,因為搞旅游開發(fā)才改名換姓為"桃花源 ",根本就沒有歷史影響。盡管他們搬出了清代《酉陽直隸州總志》中的:"核其形,與淵明所記桃花源者,毫厘不爽。"但這只是編志者的自我感覺,而非歷史上的認(rèn)同。還有,清代的《四川省通志》說:"酉陽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向之津,安之不在于此?"此言簡直是在拿還沒有弄清的歷史來證明歷史,因為酉陽并非遷陵屬地,而是武陵郡治下的一個獨立縣份。但盡管如此,也不能等于"漁郎所向之津"就在酉陽,因為晉時的武陵郡下有十個縣,不是每個縣都可以巴上"漁郎所向之津"的。如前所述,這里還存在著一個與武陵郡治所的距離問題。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綜上,常德桃花源是在歷史長河中自然形成的,有著深厚的積淀和廣泛的認(rèn)同。史料記載的事實不會改變,在全國各地所有的"桃花源"中,湖南常德桃花源古鎮(zhèn)的桃花源應(yīng)最具公信力說服力。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常德桃花源才是名至實歸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