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覽不盡的天生麗質。提起江西,你會聯想到怎樣的風景?是被譽為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抑或地處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的井岡山?江西的確是看山的好地方,卻不止有九江名山和羅霄山脈,更有三清山這云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可謂峰峰皆景,山巒綿延。
即使你從未設想過自己會愛上江西,上饒二字,也足以令你對江西一見鐘情,并自此鐫刻在記憶里。為何我敢這么篤定?因為長江中下游地帶,再無一個城市像上饒般天生麗質。山水美景俯拾皆是,宛如上天的無私饋贈。更難得的是,景色的豐饒可以令你短時間內領略到完全不同的風情——這邊剛被婺源的粉墻黛瓦驚艷,那邊看云纏霧繞的三清山看傻了眼,一座城市,怎么會如此幸運,有著如此多元化的天賜風景?
上饒覽不盡的天生麗質,上饒是新興的旅游城市,更是為旅游而生的城市。今次筆者便與你一同走村行山,游覽兩種截然不同的絕妙美景。
婺源 中國最美的鄉村
上饒婺源,中國最美的鄉村,它當之無愧。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的詩句如此清雅,卻只能概括出其故鄉的五分景致。婺源是唐開元二十八年建縣的書鄉,文化名士如朱熹、詹天佑等頻頻輩出。難得的是,這座縣城至今仍將歷史遺跡保留得相當完好,民風淳樸,明清古建筑遍布鄉野,沿襲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世外桃源夢。婺源由多個歷史文化名村組成,村中保存至今的徽劇、儺舞、徽州三雕等都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璀璨的景點,會讓人拿著相機貪戀得不舍得走。
古文風鼎盛的村落,李坑首屈一指。這個以李姓為主的古村是不折不扣的「小橋流水人家」。村落被群山環抱,風光旖旎,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貫通兩岸。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迭鎖、焦泉浸月。用美不勝收來形容,真的一點也不過分。就像一幅安然徜徉、和睦樂居的古畫卷,李坑村民在溪邊洗衣淘米,擔著挑水的木桶行走在木橋窄巷間,背后是山清水秀,面前是阡陌自然。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彩虹橋也值得一看,這橋于南宋1137年建成,橋身宛若一道跨越時空的彩虹,是迄今為止保存得最完整、設計最為科學的一座古廊橋。廊橋與周邊的古村、青山、碧水構成一幅絕美的水墨畫,在晨霧、細雨、月色的襯托下更能突顯詩情畫意。
另一個古村則是優雅的儒商之村——思溪延村。村子以建村者俞氏思念溪水得名。延村村落面對川流不息的溪水,故而鄉民期望后世子孫綿延百世、源遠流長。村落保留了136幢以商宅和官邸為主的明清古建筑,青石板鋪地,背靠青山,面臨清溪和稻田,四周是一片綠地。村莊建筑與自然合而為一,任何一個愛攝影的人來這里都會流連忘返。你根本不需要去思考怎樣拍出一張好照片,因為隨手按下快門,都是美得讓人窒息的風景。
藍天青瓦,順著古舊的屋檐望上去,就是純白、無雜質的大塊云朵。徽派建筑的儒雅,在這村子里表現得淋漓盡致。沿著只能通過一人的極窄巷子,就像走進舊時徽商的殘夢里,在房前屋后駐足,晾曬在陽光下的谷物透出濃郁的色澤。徽商「賈而好儒」,村中思溪百壽花廳中,由96個不同字體的壽字所組成的百壽圖,堪稱木雕精品,不僅將徽派建筑藝術發揮到極致,更將儒商尊崇和睦、和氣生財的思想提煉升華。
有沒有那樣一個夢境,讓你只愿時光就此停住,從而能暫留多些片刻,體會歲月深處凝聚起的舒心寧靜?婺源,是世間美得不可多得的夢。
三清山 雄奇險秀的自然遺產
去過三清山的人,大多會為它打抱不平。論山巒險峻、奇峰秀美,它絕不輸給廬山和井岡山那兩座名聲大、旅游資源被開發得早的山。
好在如今上饒著力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旅游品牌,三清山自然也成為其中的重點之一。三清山—聽名字就知道與道教淵源甚深,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宛如將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作山巔。說到這里免不了又要為三清喊冤,倘若不是因為江西鷹潭那赫赫有名的道教第一仙山龍虎山,那么三清山的道教文化價值,或許會更早為人們所關注。
不過三清山也有仙山的美譽,單看山里終年云纏霧繞、仙風神韻,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靈氣。歷1600多年人文浸潤的三清山,按后天八卦布局的三清公古建筑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館。2008年,三清山因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從國內眾多知名景區中脫穎而出。
在詩人眼中,這座山是云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在畫家眼中,是中國山水畫的自然摹本;在地質學家眼中,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而在道家眼中,則認為三清山是世上無雙福地。既然是有著仙氣的福地,看山當然就要講求緣分——這可不是迷信之說,三清山的云霧在蒼翠古樹的掩映下若隱若現,游人觀景時,常要霧里看山。如果運氣好的話,濃霧驟然散去的瞬間,千峰競秀、山石標致挺拔,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舉起相機連按快門,生怕錯過清明透徹的絕景。
不過在霧中看景,也有霧中的妙。譬如那處有名的「巨蟒出山」,巨型花崗巖石柱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峰身上有數道橫斷的裂痕,頂部扁平,頸部稍細,形似一條碩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在海拔約1200米的深山幽谷中,這一瘦奇石峰如擎天玉柱般扶搖直上。要是在云飛霧繞的時候,蟒頭竄動,蛇身微搖,形似一條巨大的蟒龍,吞云吐霧,撼天動地,令人嘆為觀止。
看過這景的人都著迷巨蟒的剛勁挺拔,那陽剛之形、雄性之美,在不同的角度又可變幻出不同的景象。遠近變化的景觀,和震撼人心的氣象相結合,是三清山最引人入勝之處。
來三清山的韓國游客頗多,出了索道站進入服務區,甚至能看到一些韓文標示。據說因為韓國游客喜歡爬山,而三清山又是那種爬上一到兩天才能玩得暢快的景點,所以每年韓客絡繹不絕,慕名來這里看山巒奇景,邊看邊嘖嘖贊嘆。
上饒,覽不盡的天生麗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