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紅色之城”的博洛尼亞是意大利最秀美的城市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博洛尼亞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首府,市中心仍保留著中世紀的風貌:紅褐色陶瓦建成的房舍,帶有拱形柱廊的沿街建筑,氣勢恢宏的宮殿和帶有神秘色彩的教堂,鋪著卵石的街……城市的大多數建筑都由紅磚建造,放眼望去一片暖紅。僅從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就能感受到博洛尼亞的悠久歷史,這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開創了世界大學教育的先河,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誕生
在中世紀,歐洲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學校由教會壟斷,普通百姓都是文盲,政府文告都由拉丁文書寫,而掌握拉丁語的只有少數人。隨著城市和工商業的繁榮發展,出現了學習古代羅馬法和打破教會壟斷學校的要求,而作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最高完備形式”的羅馬法得到了資本主義因素的支持。
11世紀下半葉,博洛尼亞地區的一些學者和青年突破教會學校的壟斷,掀起學習羅馬法的熱潮,后人稱這一熱潮為“博洛尼亞文化復興”。學者們紛紛舉辦法學講授所,學生和教師在此基礎上自發組織,逐漸形成一個多種專業額協會式大學 Lo Studio,這一名稱直到18世紀末才改為“大學”。這所大學很快壯大起來,于1200年建立了醫學系和哲學系,1360年增設神學系,到14世紀末各系科已基本完備。各國學子負笈而來,13世紀時學生已有一萬多人。在當時的大學里,教師按照自己的才能教授某種課程,并結成不同的團體,現代大學的“系”這個詞就是從拉丁語的 facultas(才能)轉化而來的。學生也按照出生地區分成不同額團體,稱為“學館”,有自己的宿舍、食堂、舍監和導師,后來發展成“學院”,沿用至今。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建成后,成為了一個樣板,很多師生外遷,創辦新的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在某種意義上是其他大學的“母校”。歐洲其他國家也以博大為樣板,建立了自己的大學,高等教育之風吹遍了整個歐洲。19世紀80年代歐洲一些大學舉辦校慶,會致函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向“母校”表示敬意。然而,由于的建立是逐步形成的,并沒有確定的建校日期,所以無法舉辦校慶,不免遺憾。于是有人根據資料大致推算出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初創年代,最后由市政當局和校方達成共識,選定1088年為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誕生的年代,而那一年1888,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800年校慶。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出人才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在創辦后的幾百年里培養了無數人才。詩人但丁、彼得拉克,天文學家哥白尼都曾在博大就學或者執教。博洛尼亞本地人馬可尼畢業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他發明了無線電報通信技術,于190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