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撫州金溪竹橋古村,仿佛走進了100多年的過去。這里和徽派建筑不同,村落有當地獨有的文化價值和特色。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青石板鋪成的彎彎曲曲的巷道,有的巷子比較窄,兩人相向而行得和和氣氣地相讓才能通過。這里仍然保留著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模式,宛如城市旁的桃花源。在撫州金溪竹橋古村的總門樓前方,有呈“品”字型排列的品字三井,井旁被石欄桿圍了起來,這三口井分別是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建成,外圓內方,像一枚銅錢,這是勸告村民無論是為農、為商、為學,人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總門樓是進入古村的大門,這門樓建于明初,在咸豐年間和道光年間被毀或兩次,現在的門口是遵照原貌重修建成。進入總門樓,古建筑前是一個半月形的水塘,水塘邊一棵看似有幾十年樹齡的茉莉花樹,枝繁葉茂,滿樹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香味沁人心脾。竹橋古村是“金溪書”的發祥地,是江右商邦興盛與衰弱的縮影。中門樓設計的又低又矮,古時必須要下馬下轎才能通過,門樓前有青石板蒲城的一個“本”字,這是在告訴竹橋人 ,無論你是在外讀書、做官還是經商,你的“根”都在這里。
村中每一條路邊幾乎都有用石塊砌成的排水溝,水全部排到水塘中。古建筑的布局基本都是廳堂居中,擺放著四方木桌和長條木椅,左右兩邊是臥室,中間有一方天井,廳堂采光全靠它,房間內的窗欞雕刻圖案繁多,看了好幾棟古宅這圖案都沒重樣。村里人說,這是中國最美福字,你看出來這木雕中有哪些圖案嗎?有喜鵲、龍、蝙蝠和梅花。
蒼嵐山房,曾經不但是竹橋村的書院,還是一個綜合性的祠堂,山房前面是私塾,正堂是住房,郵編是雕版印刷作坊和曬書樓,我們去的時候,山房正堂坐著一位花甲老人,老人家正拿著一本書認真閱讀,身旁還放著一副象棋。總之,這里的一切都還延習著傳統的習慣而存在著,走進這座古老的村落,就會感覺就像是走進了一座城市旁的桃花源。
小貼士
1.門票:無;
2.南昌——金溪交通:
A、班車:徐坊客運站每天都有9班車發往金溪,首班車在上午9點,末班車在17:10,這期間隔一小時就有一班車,票價41元,車程3小時;
B、高鐵+班車:南昌到撫州的高鐵車次比較多,7:32——19:25,平均1小時就有一班車,車程半小時,二等座票價44.5,一等座票價75;撫州長運客運總站到金溪1小時,班車時間為7:00——16:00,每班車間隔1小時左右。